臟腑點穴--臂部分筋法操作方法
一、臂部分筋法
1、左臂分筋法:病人坐起。醫師站在病人的左外側,握起病人的手腕,按以下各式施治。
第一式:用右手四指捏住病人左腕,大指扣住病人手腕背面,食、中指反扣病人手腕正面,用左手將病人的左手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和小指握住,向里往復合轉數次;同時用捏病人手腕的右手大指,分撥病人左腕骨背面的筋。
往復合轉其手腕部位的筋。此部的筋,上通于肘、臂,下達于五指,將此部的筋撥動,則全臂的筋均動。
第二式:病人左臂拳起,手向上揚,用右手將病人左臂肘扣住,以大指扣曲池部位的筋,食、中指扣住肘后的筋,用左手大指合住病人左手腕背面,食指和中指合住病人左手腕,向里往下合撥,用大指向下壓,食指和中指同時趁勢向上挑,使病人手掌向上仰。
第三式:右手位置,同第二式不變,隨即往外仰撥,用左手仍捏住病人腕骨,大指頂住病人手背的中指掌骨往里壓,食、中指扣住脈門,使病人的手勾起往外仰撥。
照此二、三兩式,仰、合、里、外、上、下分撥三至五次。
第四式:病人左臂成曲平伸,用左手握住人左手腕,手心對病人腕背,大指扣住病人的虎口,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脈門,用右手食、中指捺住病人左肩頭,用右手大指扣住腋下前面的筋,分撥三至五次。此部的筋,上通肩胸,下達于肘內側,撥動此部的筋,使胸、肩、臂部的筋均動。
第五式:左手仍照第四式握住病人的左手腕,右手大指扣住病人左肩頭,食指和中指將腋下后面的筋扣住分撥,循肱骨外側面的筋,一手一手地往下分撥至肘端止,如是三至五次.
一手仍握腕,一手撥動腋部后面的筋,隨即一手接一手,順其筋勢,循臂外側撥至肘端。此部的筋,上通于肩、背,下達于臂、肘,撥動此部的筋,則肩、背、臂、肘的筋均動。
第六式:左手仍握住病人左手腕,用右手大指扣住病人左肘下外側面(離肘端約寸間)的筋,同時食指和中指扣住肘下面與大指相對處,大指向下扣撥,食指和中指向上仰撥,順其筋脈,一手一手的向前仰合分撥,大指至列缺部位止,同時食指和中指與大指相刑處止。分撥時,病人五指均有感覺搖動。因所撥的筋,均與五指相通。
一手握腕,一手用大指將肘下外側部位的筋,一手接一手地分撥。此部的筋,上通于臂,下達于指,分撥此部的筋,則各指均動。
(摘自張官生《道家臟腑點穴推拿導引法》)《臟腑點穴技術交流微信群:JZXH1225》
下一篇:羅氏正骨手法治療腰痛病操作方法